「有問題就找谷歌大神」,為什麼是Google而不是Yahoo、Bing或其他搜尋引擎?透過StatCounter網站就能發現,2021年2月台灣使用Google的比例已高達94.88%,每100個人就有接近95個人使用Google搜尋。既然人們習慣Google找答案,那在Google搜尋結果頁曝光廣告當然再適合不過了。快往下看看Google關鍵字廣告是什麼、好處有哪些吧!
關鍵字廣告是什麼?透過3個問題輕鬆認識關鍵字廣告!
Google關鍵字廣告正式的名稱為「搜尋廣告」,但因為是根據設定的關鍵字與使用者搜尋的字詞而觸發投放,因此也常被稱為關鍵字廣告。例如搜尋「台中套房出租」就可能看到房仲業者的關鍵字廣告;搜尋「腰酸背痛看哪科」就可能看到中醫診所的關鍵字廣告。由此可見,關鍵字廣告能輕鬆找到有立即性需求的人。接下來我們就從關鍵字廣告曝光的版位、外觀來讓你更了解關鍵字廣告是什麼!
1.關鍵字廣告出現在哪裡?
了解關鍵字廣告是什麼狀況下會出現以後,應該不難猜到關鍵字廣告出現的位置了吧?沒錯!關鍵字廣告會出現在搜尋結果頁,包括和Google合作的網站(搜尋聯播網)。Google的搜尋結果頁共分配了7個版位給關鍵字廣告,分別在搜尋結果的最上方4個版位及最下方的3個版位。當你的關鍵字廣告出現在上方的第1個版位時,稱作「絕對頂端曝光」,上方的4個版位稱作「頂端曝光」,當然越接近絕對頂端的版位就可能需要越高的點擊成本。
2.關鍵字廣告如何決定排序?
關鍵字廣告的排序或曝光與否,除了出價的多寡之外,還有Google最在乎的「使用者體驗」。廣告評級是Google關鍵字廣告排序的重要依據,影響廣告評級的因素包括「點擊出價」、「廣告品質分數」、「額外資訊預期效果」3大要素。其中廣告品質分數又受到點閱率、關聯性、到達頁面的品質影響,因此想要提升關鍵字廣告排序,從廣告文案、額外資訊文案、關鍵字設定、出價策略到網站都必須做好。
3.關鍵字廣告格式和外觀長怎樣?
關鍵字廣告從外觀可分為「顯示路徑」、「標題」、「說明」、「額外資訊」4個部分。
顯示路徑
關鍵字廣告可自訂2層顯示路徑,長度限制為15個半形字元內,好處是可以將主網域後的網址直接以中文呈現。通常會在顯示路徑中放上關鍵字、品牌名稱,讓使用者一眼就看出此篇廣告及到達頁面的主題。
標題
關鍵字廣告的標題共有3句,每句中間以「-」隔開,各句的長度限制為30個半形字元。要特別注意的是標題3可能因為標題1+標題2太長而無法顯示,因此如何妥善運用3段標題的文字長度限制,規劃出簡單明瞭又吸引人的文案就相當重要。
說明
關鍵字廣告的說明外觀看起來是一大段,實際上是分為說明1與說明2,長度限制各90個半形字元,說明2不一定每次顯示。說明的文案建議適當加入設定的關鍵字,除了提升廣告品質之外,在電腦版上的說明會依照使用者輸入的搜尋字詞,將符合的關鍵字變成非常醒目的紅色,提高使用者點擊的意願。
額外資訊
額外資訊有很多類型,包括網站連結、摘要、網站簡介、來電、地點、價格、促銷、待開發客戶表單等,可擴大關鍵字廣告的版位,並讓使用者更容易獲得想得到的資訊,藉此增加點擊率。以下列舉介紹必用的5個額外資訊:
- 網站連結:可直接將使用者導向網站內不同的頁面,適合用於檔期活動推廣
- 摘要:加強敘述品牌特色、產品、優惠或服務內容,提供使用者更多資訊
- 網站簡介:和摘要類似,以小主題的方式呈現品牌的服務內容或產品
- 電話:讓使用者可直接看見服務電話,行動裝置可直接撥打服務電話
- 地點:讓使用者可直接在Google地圖查看店家的位置
關鍵字廣告有什麼好處和優點?
1.鎖定最有可能轉換的受眾
第1個關鍵字廣告的好處就是「受眾精準」,畢竟是有需求的人自己來找供給方。就像是刊登西瓜促銷的廣告,和想吃西瓜的客人自己到水果市場問價錢,當然是後者成交機率更高,前者則更像是多媒體廣告觸及可能有興趣的潛在顧客。關鍵字廣告的目的就是讓你的水果攤出現在水果市場最醒目的位置、能接觸到最多顧客的地方。
2.容易規劃預算
建立關鍵字廣告前,可透過關鍵字規劃工具擬定廣告策略,找到適合且有搜尋量的關鍵字,評估市場競爭的強度與系統提供的出價參考。舉例來說,B先生想透過關鍵字廣告增加自己的網站流量,希望每天能有100位使用者造訪網站,透過關鍵字規劃工具得知,想爭取的關鍵字平均單次點擊出價為5-10元,因此B先生若想達到目標就要將廣告預算訂為500-1000元。
3.操作策略更有彈性
關鍵字廣告除了和其他廣告類型一樣可設定客層、地區或語言之外,還可以針對每個關鍵字做調整。使用「手動單次點擊出價」,就可以分別設定各組關鍵字的出價,而非整個廣告群組都一致。另外,關鍵字廣告也可以針對關鍵字分別設定到達頁,讓使用者直接進入最相關的頁面,提供他所需的資訊,增加使用者體驗。關鍵字廣告更可以透過「排除關鍵字」,將和自己網站、產品或服務項目無關的搜尋詞過濾掉,減少無效點擊並提升點閱率。